“精耕細作”、決勝終端、深度分銷,已經談了多年,但很多企業(yè),一直收獲很少,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是時機未到!當企業(yè)大踏步前進的時候,當企業(yè)的實力越來越強大的時候,當企業(yè)無法回避兩軍正面對壘時,深度分銷、精耕細作就成為決勝的砝碼!
關于“深度分銷”,很多學者和實戰(zhàn)者的作品精彩紛呈!想要系統(tǒng)的認識深度分銷,請大家去買書!我想結合自己對營銷的認識和實際操作中的感悟,強化一下一線營銷人對精耕細作終端的認識!
就算是裝滿“深度分銷”的麻辣燙!——不深奧,但有料!夠味!
就從李自成談起吧!
想起了李自成和他的兄弟們,想來想去,想去想來,感覺就是兩個字:遺憾!還累得姚雪垠先生為他們寫了五大本的小說!
遙想李自成當年,就一農民,為生活所迫,開始了“脫下農裝換龍袍”的生意!憑借李自成天才般的大腦和強健的體魄,他很快完成了原始積累!尤其是李自成開發(fā)的“來了闖王不交糧”這個產品,受到眾多消費者的狂熱追捧,在很多賣場、超市一再斷貨,在很多市場的占有率遙遙領先于崇禎皇帝的銷量!
于是,李自成一路攻城略地,帶著兄弟們就沖進了北京城,還真把崇禎皇帝從生意寶座上拉下來了!
但是,李自成和兄弟們未及彈冠相慶,另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憑借長期在東北精耕細作積蓄的實力,呼嘯而上,一下子就把李自成拉下馬來!
無奈,李自成敗走九宮山,刎頸長嘆:悔當初,流寇習氣,甘當闖王;沒有根據(jù)地,怎能稱王!
李自成破產三百年后,一代文豪郭沫若,炮制《甲申三百年祭》,為李自成太息流淚,也告誡所有的有志之士,以“闖王”為戒!
三百年后,一代偉人毛澤東,從江西的革命根據(jù)地做起,深度分銷,精耕細作,終于贏得了同領先品牌“蔣介石”對話的機會。進京之前,毛澤東特意告誡他的同志們,要為了全國勝利,進行更艱苦的細致工作,不能學“闖王”!
如果,五千年的中國史,就是一本帝王將相的生意經,“闖王”敗了,他和兄弟們一無所獲!毛澤東成功了,他和同志們很快過上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幸福生活!
時間可過得真快!一眨眼,我們就成了WTO環(huán)境下的“營銷將士”!
WTO對我們意味著什么?首先是全球化的商業(yè)競爭,是國際同步的商業(yè)規(guī)則,是市場越來越成熟、競爭極度“精耕細作”的狀態(tài),是我們本土化、隨意性很強的操作手法越來越沒有空間的時代,是逼著我們尊重規(guī)則的時代。
所以,營銷專家認為,營銷實戰(zhàn)者,必須從“闖王”和“獵手”,變成懂得現(xiàn)代營銷科技的“農夫”!
獵手,憑借的是捕捉機會,是“搶一把是一把”,依賴的是一個又一個短期成果,沒有通過積累實現(xiàn)巨變的機會!
農夫則不一樣,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個季節(jié)耕耘下來,很可能獲得一個巨大收益。
那么,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做一個“營銷農夫”?
常言道:十年磨成一個莊稼漢。做一個營銷農夫,首先必須踏實,戒去浮躁習氣,哈下腰,深入營銷一線勤奮耕耘。從分銷的角度,就是我們營銷人員必須每天貼近市場,必須給自己制定一份市場工作表,例如,每月走訪那些市場,其中包含一級市場,也要包含二三級市場;每天、每周、每月拜訪哪些客戶;親自參與和指揮哪些現(xiàn)場促銷;親自組織哪些業(yè)務培訓等。
“農夫”其實很精明,他會對自己的生意成本、產出規(guī)劃、耕作步驟進行細致的盤算。對于我們來說,就是要做好營銷的規(guī)劃。例如,必須制定分銷目標。從深度分銷的角度,我們如何實現(xiàn)對縣鄉(xiāng)鎮(zhèn)的覆蓋,為了達到分銷的廣度和深度要求,我們需要配備什么樣的資源;當我們有了分銷資源時,該如何用好這些資源?例如,我們市場費用,如何使用才能“效益最大化”?在中心城市如何使用,在二三級市場如何使用;在人員方面投入多少,在進場/陳列/促銷/雜費方面投入多少等,都要測算和評估,而不能看成簡單的費用疊加或對經銷商的平衡。
“農夫”每年和每個季節(jié),都會為一件事情傷腦筋,就是“種什么好”!而他總是根據(jù)季節(jié)/天氣/土地和市場的需求,選擇最適合播種的作物。其實,我們也面臨著和農夫一樣的困境,就是“賣什么”!隨著分銷渠道的迅速變革,渠道間的競爭和沖突日益嚴重,連鎖性的大賣場賣什么、地方性的大賣場賣什么、傳統(tǒng)的商場賣什么、小店賣什么,如何分配品相、科學分銷,既發(fā)揮渠道優(yōu)勢,又讓各個渠道相安無事,時刻在考驗著我們。如果品相眾多,面對眾多的渠道,必須在品相上進行相對科學的分銷規(guī)劃。如何才能做到相對科學?除了公司的指導,必須根據(jù)各地市場的特點,對各種渠道形態(tài)和消費的特點進行細致研究。
“農夫”還有一點令人尊重,就是精心養(yǎng)育自己的“土地”和“莊稼”,不做掠奪性開發(fā),而我們很多市場銷售人員,迫于回款的壓力,總是想方設法,掠奪市場,掘地三尺。但對于扎實的網(wǎng)絡優(yōu)化、終端細化,卻疏懶得很。對于經銷商的利益,不進行合理的保護,隨意承諾,承諾了又不能兌現(xiàn);回款搶一筆是一筆,很少從消費者購買上動腦筋,結果是渠道擁堵,價格混亂,經銷商抱怨連天,導致市場產出日益艱難,企業(yè)不得不動大手術進行整頓和休養(yǎng)。
漫談這么多農夫和營銷的聯(lián)想,談“農夫”,是談其可敬可愛之處,并不希望各位威猛/英俊/漂亮的營銷將士從此“呆瓜土腦”。
請大家,放眼這個時代,少一點內心深處的“營銷土氣”多一些長遠的眼光,用現(xiàn)代化的,符合市場變化的步調前進。
歡迎與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作者為索芙特營銷總公司副總經理,電子郵件:kongmc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