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上瓷路粵港澳文物大展”在澳門博物館開幕,180件珍貴展品立體展示中國作為“東方瓷國”近兩千年來的輝煌歷史。
據(jù)介紹,中國陶瓷器從唐代開始從海路大量出口外銷,運往世界各國,這些海外貿(mào)易航道也被稱為“海上瓷路”。廣州、香港和澳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曾擔當海外瓷器貿(mào)易的重要港口。
本次展覽包括“東方瓷國”“海上通衢”“瓷藝遠播”三個主題,展出粵港澳三地博物館提供的173件/組巡展展品,再加上澳門相關(guān)的新增展品,共計180件/組,展品涵蓋了自東漢至清代的陶瓷外銷精品、歷史畫、歷史地圖等文物和紀錄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除將展出轟動一時的宋代“南海一號”的部分出水文物之外,更首次展出近期在廣東省南澳島附近考古出水,被命名為“南澳一號”明代沉船的古代瓷器。“海上瓷路粵港澳文物大展”由廣東省文化廳、香港特區(qū)政府民政事務(wù)局、澳門文化局聯(lián)合主辦,將于5月26日至10月7日在澳門博物館對公眾開放展出,今年年底移師廣東省博物館,2013年將在香港藝術(shù)館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