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在景德鎮(zhèn)制作仿古瓷器的人,一般是承包國營瓷廠賺了錢的人員和老瓷廠手藝高超的師傅組建的作坊,他們既有資金,又有熟練的制瓷技術,主要以仿造清代和民國瓷器為主。為了降低成本,對重要(人物)繪畫部分,請高級畫師繪制,其他次要部分由一般畫師繪就,甚至一個人物花鳥粉彩瓶要好幾個畫師組合完成。這種做法為以后景德鎮(zhèn)仿古瓷開創(chuàng)了聯(lián)合繪畫的先河。
1990 年代以后,由經(jīng)驗豐富的手工拉胚師傅、燒窯師傅、瓷繪功力高超的“工藝美術大師”“化學專家”等組成的“高仿特別行動隊”應運而生,他們與古玩店老板合作,在景德鎮(zhèn)偏遠的山溝里“安營扎寨”,以圖錄、錄像等作為參考,專仿元、明、清官窯瓷器(主要仿拍賣主流的藝術品)。他們從陶土化驗、材料分析、古法練泥、拉坯成型、青料彩繪、傳統(tǒng)窯爐的恢復建造、古法燒窯等一一進行全面研究與試驗,利用景德鎮(zhèn)出土的各式殘破瓷片作反復對比,直至達到要求為止。
過去從事這項工作的婦女被稱為“畫紅女”,一個畫紅女的工錢可以養(yǎng)活三口人;她左邊是仿古“海撈瓷”,后面是各式仿古瓷。知情人透露:高仿者刻苦鉆研的程度不亞于老一輩科學家研究原子彈。一年只生產(chǎn)一定的數(shù)量,大量不符合標準的瓷器,找秘密的地方集中銷毀或存放,絕不讓外人看見。被選中的“精品”再進行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化學的特殊做舊,待所有“手腳”做完后,便秘密售人。景德鎮(zhèn)到底有多少仿制作舊瓷器流向社會呢?從目前樊家井巨大的規(guī)模來看,很難統(tǒng)計。
隨著中國內地收藏熱的興起,景德鎮(zhèn)再次成為仿古瓷器的重要生產(chǎn)基地,F(xiàn)在樊家井仿古一條街依然是仿古瓷的主要出產(chǎn)地。景德鎮(zhèn)樊家井是一個有500余家作坊的“仿古瓷”根據(jù)地。其實這里是大路貨批發(fā)基地,根本沒什么懸念,連中級水平的仿品也很難尋到蹤影。因為是“大路貨”,所以一切都是公開的,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很多店鋪門口,擺放著盛滿泥漿水混合化學品的大小木盆,用來蝕褪瓷器浮光。屋內貨架底下擺放著很多氫氟酸和高錳酸鉀的瓶瓶罐罐,還有用來擦拭瓷器使其變得陳舊的稻草和草木灰等。近幾年,隨著元代瓷器的收藏熱興起,“至正”、“內府”、“賞賜”、“御用”、“樞府”、“大元國”等款識的各種色釉瓷器紛紛登場亮相。
與古代不同的是,現(xiàn)代瓷器的上釉(上)等工藝不同程度地借助了一些機械手段,所以釉層的薄厚、燒制出來的釉色與古代差別很大。
他們把工業(yè)化工原料的用途發(fā)揮到了極致,用氫氟酸、草酸、高錳酸鉀、機油、瀝青等作為去瓷器表面光澤的輔助材料,用泥土加膠糊于器表器里,將它裝扮成出土器物。店主和伙計們不僅在光天化日之下為自己店里的瓷器做“手腳”,同時還承接客戶送來的仿古瓷器做舊“加工”。在這條街上,隨處可見墻上用石灰水和毛筆寫的“為瓷器做舊”、“接老底”等招攬廣告,并且地址、門牌和電話號碼明示不諱,生意很是紅火。
雖然手工繪畫工藝與以前一樣,但筆力和氣韻還是很容易看出差別的。與樊家井“大路貨”有明顯區(qū)別的中級仿瓷,大多集中在涼山樹、羅家塢、筲箕塢、蓮花山莊等地區(qū)。在這些高仿隊伍里,很多高仿大師都是從樊家井多年磨煉出來的,他們的產(chǎn)品得到市場認可,便會關閉街面上的店鋪,離開樊家井在自己家中作業(yè)。主要原因是擔心自己的技術被同行竊取,更擔心樊家井“大路貨”影響了自己的品牌和價位。當他們積聚了雄厚的資金后,便專業(yè)研究古代瓷器的工藝和燒制方法,他們雇用優(yōu)秀的拉坯師傅、畫師、窯頭和火工,采用傳統(tǒng)的柴窯燒造。因為柴窯仿制品“到味”遠勝過氣窯無數(shù)倍,費用高昂、占用空間太大、燒造程序復雜,令很多小作坊望窯興嘆。
古代的瓷器全部都是用木材燒制,現(xiàn)在景德鎮(zhèn)的瓷窯大都采用煤氣或者天然氣燒制瓷器,瓷器進出窯和瓷器在窯里的擺放方式也與古代完全不同。真正的景德鎮(zhèn)高仿瓷的生產(chǎn)在哪里呢?我對樊家井、南河兩岸的湖田、南山下、柳家灣、楓源、東河上游瑤里鎮(zhèn)、曹家坂、內窯村、外窯村、栗樹灘、方家山、窯嶺、王家塢、寺前、江家下、象鼻山、風坑、南泊等地進行了數(shù)十天考察和訪問。調查得知,景德鎮(zhèn)近年來生產(chǎn)的高仿瓷大致分為三類:一類為頂級高仿,二類為精品高仿瓷,三類為普通高仿瓷。大拍賣公司、高級古玩經(jīng)紀人需要頂級高仿品;古玩商倒騰給收藏家或收藏機構的屬于精品高仿瓷;博物館和一些文物展覽機構需要的就屬于普通高仿瓷。這三類高仿瓷的制作成本和售價有很大差別。尤其前兩類,有巨大的風險,一旦有問題就不是退回去那么簡單。
近十年來,工藝品唐三彩市場漸漸飽和,文物收藏市場漸漸開放。景德鎮(zhèn)的高仿真的有這么厲害嗎?帶著這些疑問,我想搞清楚景德鎮(zhèn)真正的地下高仿工廠所使用的原料是從哪里來的,這些高仿原料是使用景德鎮(zhèn)本地所產(chǎn)原料嗎?中低仿品瓷器,制瓷原料就根本無法和元、明、清時所用的原料掛上勾。1980年代景德鎮(zhèn)年開采瓷土35萬噸,到2007年只開采8.8萬噸。大批瓷土礦和以瓷土礦為主要生產(chǎn)原料的企業(yè)破產(chǎn)、倒閉,與瓷土配套的加工、制造型瓷廠普遍處于停產(chǎn)或半停產(chǎn)狀態(tài),F(xiàn)在景德鎮(zhèn)制瓷原料主要靠廣東、湖南、廣西以及江西境內來供應,景德鎮(zhèn)其實就是個有名無實、原料枯竭的“瓷都”。
景德鎮(zhèn)行內的朋友告訴我,你去東河上游瑤里鎮(zhèn)和高嶺村就知道了。高嶺村因盛產(chǎn)優(yōu)質的高嶺土而聞名世界。本想在這里尋找燒“高仿山窯(很隱蔽的仿燒青花瓷器的柴窯)”的地方,但一連在周邊的山區(qū)暗訪了幾天,傳說中的“山窯”好像并不存在,但聽說有人在里面偷著開采高嶺土,不定期由景德鎮(zhèn)高仿瓷廠來收購。在離高嶺村不遠的瑤里,我發(fā)現(xiàn)一些古礦遺址上遺留的尾礦被人運走了,在隱蔽難行的山林中搬運走尾礦不是件容易的事,只有作高仿的人才肯花大代價。
經(jīng)當?shù)亍皟刃腥恕苯榻B,我在李家坳探訪了幾個地下高仿元瓷的“基地”,這些高仿瓷從原料選擇到泥料加工完全采用傳統(tǒng)工藝,并用“柴燒窯”,燒出的瓷器釉面潤度、氣泡特征、青花暈散、器底修足做舊后的特征跟老器非常接近,有人說他的有些高仿瓷是很難辨認真假的,對眼力稍差的藏家,這話一點不為過。
聽行內人傳言,景德鎮(zhèn)周邊山里有高手組建的高仿柴窯,不但采用瑤里老坑礦的老瓷石、老釉果以及高嶺村的老礦土,而且完全按照古法制作坯體,畫工都由大師來完成,燒窯師傅更是精挑細選。但“線人”明確告訴我,即便是你找到了,也未必能進得去,這些都是由境外的“隱秘機構”長年“包窯”,只為境外服務,瓷器出口到國外后,聘請頂級高手進行做舊,然后專找有錢的機構或老板下手高價回流國內。據(jù)說他們對古陶瓷研究專家和收藏家也是一級防范,要有景德鎮(zhèn)行內的“神秘線人”介紹,才能一睹“廬山真面目”。
其中有一些瓷片出自古代的窯場,是收藏者、研究者了解古舊瓷器的參照物,但多數(shù)所謂的古舊瓷器是新做的“仿古瓷”。 “線人”沉默了幾天后突然打來電話,說是見識真正高仿的機會來了,但必須得裝成“古玩店”老板,并要經(jīng)得起行業(yè)驗證才行。與線人幾番演練之后,我們到了市區(qū)不遠一個很不起眼的山坳里。主人精明老練,看家護院的老頭甚至連我的手包都沒放過,怕暗藏有偷拍設備,進屋后基本按照事先的安排,證實了我身份后才放松警惕?吹贸龈G主對我要求做的東西很感興趣,我提供的真品標本和館藏圖片,讓他愛不釋手。我們談了元代的繪畫風格和元青花繪畫的構圖、線描、點染以及嫻熟而有力的筆法;談到青料的不同發(fā)色和青花料溶解后散點分布中的鐵銹斑特征;最后還談了元青花瓷器的原料的來源、加工、配方、如何模擬古法制作、印坯、接胎、修坯等復雜的工藝。分明是我與他在切磋如何仿制一件元青花頂級精品,特殊作舊后讓我也看不出破綻來。
他說對我這樣很刁鉆的客戶,還是沒碰到幾個,但我明顯能感覺到他對我的身份還是比較認可的。在他的帶領下,我進入展示間觀摩他仿制的元青花瓷器。讓我吃驚的是,這些高仿品都是根據(jù)圖冊和超清晰照片一絲不茍地仿制的。仿品無論繪畫功力、對器形的把握、青花發(fā)色和鐵銹斑自然凹坑分布的把握,還是釉質的酥潤和底部胎泥呈現(xiàn)的“粗細度”,都達到很高的水平。如果經(jīng)過大師做舊處理,殺傷力還是相當大的。他還告訴我一個秘密,他所用的高嶺土、釉礦、瓷石礦都是從高嶺和瑤里老礦坑中采來的遺留尾礦。這也證實了我原先的考察。他的高仿價格很高,周期也比較長,我們最終沒有談攏高仿大罐的交易,只談成了一個高足杯的買賣。到屋外的院里,我發(fā)現(xiàn)了一些堆得高低不平的土堆,里面肯定都是埋了數(shù)年的“炸彈”,說不定哪天會流入到哪個拍場或藏家的手里。高仿瓷器制作出來才是剛剛拉開序幕,根據(jù)高仿的程度流入各自的渠道來賺取高額的利潤才是高仿瓷器的最終目的。如前幾年流行的海外回流瓷,經(jīng)過精心的做舊和偽裝,悄悄運到海外,經(jīng)過一番運作,有了國外的合法身份后再“買”回來,串通某些權威“鑒定專家”,共同“設局”和“挖坑”,編織一個海外征集的傳奇故事。再讓媒體參與炒作,最終引誘實力企業(yè)家或收藏機構鉆進他們布下的陷阱。